原创 最不正经的杀手片,居然还是真事改编

佚名电影人气:753时间:2024-06-26 10:30:01

因为“爱在”三部曲和《少年时代》被人熟知的“话唠”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最近又出了部新片。

在“爱在”系列中,导演以一对情侣从相识到婚恋的的过程为主线,每隔9年拍摄一次两人相处的生活切片,通过密集的对话文本道出亲密关系中的龃龉与美妙。

两名主演跟随三部曲的行进,仿佛与观众赴9年一次的约会。

这种独特的拍摄方式模糊了电影与现实的界限,片中的情侣剖析自我、解构生活的对谈也让不少人深感共鸣,惊叹于爱情片居然还能这么拍。

这次的新片,依然是林克莱特拿手的爱情题材。

但与他那几部颇具现实质感的代表作不同,这次要讲的是一个“兼职杀手”的爱情故事——《职业杀手》

片中的男主盖瑞,是个大学教授。

他离异独居,生活平静,平时在学校里教哲学与心理学,讲课枯燥乏味,不怎么受学生欢迎。

在旁人眼里,他是个无趣的人。

但教书之余,盖瑞私下的“兼职”可是相当刺激。

简单来说,他给警局的卧底做助理,主要负责监听、搜集情报、记录证据之类的技术工作。

不料有一天,本应伪装成杀手和罪犯接头的警探临时掉链子,盖瑞被迫顶上。

虽然有点怯场,但他观察分析能力极强、工作态度认真靠谱,靠着充足的准备和炸裂的演技把犯罪嫌疑人唬得一愣一愣,顺利完成了任务。

这一下,警局的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

盖瑞也因此晋升成为了职业卧底——专门扮演“杀手”,将那些买凶杀人的人送上法庭。

这份兼职让盖瑞同时体验了警察、杀手和演员的三重人生。

他发现人们想要杀人的理由真是千奇百怪,有人因为夫妻矛盾,一时冲动就想干掉枕边人,有人为了摆脱债务,想到干掉债主,还有人单纯反社会。

他的任务就是带着窃听器与嫌疑人接头,一旦对方明确表示出雇凶杀人的意图,将定金交到他手上,他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至于那些人最终会不会被判有罪,盖瑞并不在乎,他只是沉迷于观察这种极端行为,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奥秘。

因此,他会认真研读每个嫌疑人的资料,根据他们的身份、性格、阅历,猜想他们心中的“杀手”应该是什么样子,再量体裁衣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深谙心理学的他几乎从未失手,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叫麦迪逊的女子。

麦迪逊年纪轻轻嫁入豪门,但却想要雇凶杀夫,据说是因为婚后受到丈夫折磨。

盖瑞按照约定与她碰面,这次他化名罗恩,给自己安的人设是个潇洒神秘、如电影明星般的王牌杀手。

麦迪逊丝毫没起怀疑,但在聊天过程中,盖瑞发现她和此前那些目标明确的嫌疑人不同,麦迪逊非常迷茫和犹豫,就像是在等人劝阻她。

于是,盖瑞思索片刻,没收她的钱,告诉她一定还有别的方式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虽然这次任务没收获,但盖瑞觉得自己拯救了一个人。

这次美好的邂逅,也因此一直留在他脑中。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命运很快安排他们再次相遇。

此时的麦迪逊已经摆脱婚姻,努力开始新生活。

那次见面之后,她对盖瑞,更准确地说是盖瑞扮演的“杀手”罗恩一见钟情,而盖瑞也发现自己似乎忘不了她。

于是,两人就这样开始了一段基于隐瞒与伪装的恋情……

仅从剧情来看,《职业杀手》是部典型的轻喜剧。

通过盖瑞的职业,影片先是对“银幕杀手”做出了一番解构,借角色之口说出现实世界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职业杀手”,就算有,绝大多数人也从没见过。

但是,每个人都能轻易想象杀手的样子——要么像《疾速追杀》的赵威克那样炫酷狂拽,要么像《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里昂那样铁汉柔情,这些想象说到底都是流行文化的产物。

仅凭脑中的臆想,就能做出“买凶杀人”这样的蠢事,信任一个素昧平生的怪人会为了一点钱替你犯下谋杀的罪行,这难道不是很可笑吗?

其次,男女主角间的交往也充满黑色幽默。

盖瑞本性低调,可为了和麦迪逊在一起,他得扮演罗恩。

这其中最难的不是毫无谋杀经验的人要对“杀人手法”夸夸其谈,而是沉闷无趣的人要表现得魅力四射,这就像要求一个作家写出智商高于他自己的角色。

而麦迪逊,也不像她自称的那样纯洁无辜。

事实上,她没能和丈夫离婚,而是独自逃了出来。

当她和“罗恩”的交往被丈夫撞见后,对方恼羞成怒,也想到了买凶杀人,找到的杀手还偏偏就是扮演罗恩的盖瑞……

像这样利用巧合、身份错位制造的喜剧桥段,片中还有不少,能看出剧本经过了精巧构思。

不过,林克莱特并未摒弃他标志性的“话唠”风格,也没有把这部作品拍成鸡飞狗跳的爆米花喜剧,他仍然擅长让镜头下的角色进行长篇大论的自我剖析,从中演绎出关于自我与身份的心理探讨。

片中,盖瑞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节课上,他问了学生们一个问题:有谁认为自己真正了解自己,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在影片开头,他就非常信任“自我”,认为一个人最本质的个性不可能改变。

然而事实上,“自我”很可能只是一个自打人有记忆以来就在扮演的角色。

盖瑞为了维持恋情,在很长的时间里扮演“罗恩”,那不是简单的欺骗,而是真正在成为罗恩。

被人误解时,以前的他会避免争执、息事宁人,但罗恩不会,所以他开始学习驳斥;

见到不义之事,以前的他会做个安静的观察者,但罗恩有一份“杀手的气魄”,所以他也不能袖手旁观;

当他想要无所事事荒废时光时,想到这不符合罗恩的态度,于是他开始寻找生活的乐趣。

不知不觉,他的课堂吸引了很多学生。他变成了一个有趣的人。

他以为自己是在扮演罗恩,实际上他只是付出了行动,慢慢变成想象中的那个自己。

更荒诞的是,一个并不相信世上存在“杀手”、并不理解有什么事值得谋杀的主角,在影片最后为了保护自己的情人,下了一次杀手。

这个腹黑的结尾让部分观众斥责影片反转突兀、“三观炸裂”。

事实上,整个故事都充满抓马色彩,譬如大学教授兼职卧底、假冒杀手“钓鱼执法”,执行任务却爱上行动目标等等,这些设定和情节就像盖瑞吐槽的“银幕杀手”一样,看起来就像幻想的产物。

但真正抓马的是,影片基本基于真事改编——除了结尾主角们实施谋杀的情节。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4.电影网1.58198.cn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

这是一个弹窗演示,你可以后台设置关闭或修改内容,关闭后今天不在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