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剧如何扬“短”避“长”?

佚名电视剧人气:704时间:2024-06-17 22:30:02

主编温静导读迷你剧被誉为电影与电视剧之间的激情之花。最近,迷你剧以高度精品化、风格化、类型化的叙事质感重回剧集市场引发热度。长剧扎堆的当下,迷你剧为何受欢迎?迷你剧何以重塑剧集市场,又如何扬“短”避“长”?

来源:CMNC—传媒内参

作者:朝明

迷你剧被誉为电影与电视剧之间的激情之花。最近,迷你剧以高度精品化、风格化、类型化的叙事质感重回剧集市场引发热度。

8集剧集《我的阿勒泰》 是第一部登上CCTV 1黄金档的网络剧,也是北京大视听精品项目;10集《新生》则以“暴风雪山庄”戏剧模式拍出了游戏感。

一般而言,迷你剧得益于人们碎片化的观剧需求,有人把10集左右的剧称作迷你剧,有人把20分钟左右一集的网剧称作迷你剧,但无论哪种形式,迷你剧以“短小精悍”著称,在叙事上更为精妙。而广义上的迷你剧如《隐秘的角落》《漫长的季节》《繁城之下》《黑土无言》等。这些作品也可以说都是主打高质量短集数的迷你剧。

那么,迷你剧为何受欢迎?迷你剧何以重塑剧集市场,又如何扬“短”避“长”?

1

“迷你 ”模式何以共情?

以往的迷你剧主要是悬疑题材,涉及到凶案、探案、破案等引人入胜的强情节,也会探讨复杂的人性。但今年《我的阿勒泰》的爆火,为国产迷你剧开辟了新赛道。该剧独辟蹊径地改编散文集,用最慢的节奏、最小的场面,成功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迷你”效果。而“迷你 ”模式也为迷你剧打开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与市场价值。

以《我的阿勒泰》为例,北大主创分享会上,在《我的阿勒泰》导演、编剧滕丛丛看来,创作之前首先要给片子一个定位,拍一个什么类型的片子?是冷峻的、批判现实的动作片,还是偏向于日常生活的温馨的给人带来疗愈的片子?滕丛丛表示,最初《我的阿勒泰》片子的定位就是自由和治愈,以及它天然的美学风光。

滕丛丛指出,首先,角色是故事最重要的,它是故事的灵魂,其重要程度并不是说用多少笔墨讲述人物,一个好的人物让观众从他的亮相开始到这部剧集的结束,让观众有一个跟随,这个跟随就是,他在出场时他是谁,他在片子结束时变成了谁,中间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这样会形成一个人物弧光,这是观众与人物共情的地方。

“所有的职业看上去都是悬浮的,里面的角色好像就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我觉得这是不尊重观众的表现,也是不尊重创作本身的表现,因为,每一个行业都有独特的说话的方式,以及生活质感,如果全凭想象写出来,会让你的角色质感有缺失。” 滕丛丛说。

其次,文本是一剧之本。从散文改编角度而言,散文改编比小说改编更困难,因为影视剧要有人物冲突,在冲突性、故事感层面,散文比小说要弱很多,这就需要创作者要做一些笨功夫。比如收集素材,观察生活,寻找人物原型,创作出一条符合剧集叙事规律的故事线。那么,散文改编会形成风潮吗?滕丛丛表示,从技术性上来讲,它的实现度依然是很难,影视剧其实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还是强剧情的小说改编。

如果按照传统的排播模式,迷你剧会很快播完,短时间播完怎么办?如何跟观众有更大的接口?《我的阿勒泰》总制片人齐康给出的思考是,与文旅结合:“如果让这个故事在文旅领域继续生长的话,剧集传播的时间更久,也会让更多的人知道。” 此外,延展作品生命周期,探索影视衍生价值,让看似商业性弱一些的作品,增加收入来源,也是迷你剧的长尾价值体现。

比如共创文化符号、共募生态基金、共设旅游专线、共建会员机制、共办文化活动。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去一个好地方,这或将成为后续迷你剧乃至更多文艺精品内容重点突破的创作方向。

2

如何做到“短而美”?

国产剧的语境中,“缩减集数”一直是重要诉求之一。当前三十集左右的长剧仍是市场主流,部分剧集难免注水,如此,观众才呼唤“小而美”。再加上,网络播出平台的完善和普及,给了迷你剧更适合的生存空间。

在叙事层面,迷你剧以其短小精悍的时长、出其不意的剧情、快速高密度的叙事节奏为特点。相较于长篇电视剧,迷你剧篇幅只有短短几集,即便一周一集,播放周期也不可能很长,无法依赖时间的延续来制造熟悉感与亲切度。因此,从受众粘合度与话题性来看,可能效果不及长篇电视剧集。

实际上,迷你剧以扬“短”避“长”,用接近电影的叙事策略和视听画面来吸引观众,从而从形式到内容再到主题深度上,对电视剧的品质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拓展了电视剧在题材和样式上的更多可能。

首先,在故事类型上,迷你剧往往是戏剧性强的故事。比如悬疑等,很少有家长里短、人物众多的大故事。强情节、高密度、风格化的叙事节奏是迷你剧的鲜明特色。

以悬疑剧《新生》为例,该剧讲述方式中,倒叙、插叙混用,给观众心中留下了一些记忆的残影,不同的印象塑造不同的费可。

该剧导演申奥指出,剧有足够的篇幅,能够让每一个人物都尽可能立体、丰富、饱满,更像是娓娓道来、潜移默化地关注艺术表达。想展现人性,就要展现人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和外部行为。单纯给观众呈现十恶不赦的人其实很简单,申奥更希望去剖析个体性格和命运的成因,探讨人的复杂性。

“后期剪辑时,我觉得很幸福,终于不用为了时长剪掉心爱的片段了。对我这样常年要忍痛剪戏的导演来说,看粗剪时,总有怅然若失的感觉,《新生》给了我特别大的发挥空间,可以从表达上用更广阔的视角去描绘一群人的命运。美学可以是极简的,但是表达一定要丰富和复杂。”申奥说。

其次,从观众角度,迷你剧如同电影一样,是召唤重读的一种叙事。长篇电视剧讲故事诀窍在于每一集结束时制造一个叙事的钩子,使观众对下一集的故事发展与情节走向产生好奇与期待,那么,迷你短剧则是让观众在一集结束后,对刚刚结束的一集再三回味、恋恋不舍。甚至会因为情节密度过高,而感觉错失了许多情节,于是一遍遍回忆甚至重看这一集。

在《新生》导演申奥看来,《新生》与传统硬核悬疑剧的最大区别,是“软”。他不愿意用钩子持续诱导观众,宁愿搬一把椅子,让观众亲自列席。这种底气,来源于前期的大量准备工作,也离不开他对人类复杂性的探讨和对人性欲望的持续思考。

未来,市场会涌现出更好的影视剧。申奥指出,所谓更好,指的是信息量更大、节奏更快、情节和人物更复杂、故事更新鲜,才能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看剧诉求。

第三,从视听制作层面,迷你剧更倾向于制造电影化的视听审美感受。迷你剧的画面冲击力往往更强,讲故事也更依赖视听画面,而不是简单的靠对白推动故事。而短篇幅也使得迷你剧或者短剧有条件在视听画面上花费更多精力,使画面更精致、场面调度更电影化。

总体看来,迷你剧有着完整的故事内容,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阐述清楚,对剧本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快节奏、强情节成为这一类剧集的共同特质;迷你剧的总时长十分受限,对于注水、拖沓这样的问题无法提供滋生地。同时,在此基础上演员的演技需要接受更高的考验。

3

后记

扬“短”避“长”的迷你剧将成下一个爆发点吗?相比于长篇大论的电视剧,迷你剧有着更加紧凑的剧情和更高的制作水准。因为篇幅短,所以每一集每一个片段甚至每一帧都需要精心打磨,确保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观赏体验。这也意味着,迷你剧往往能够吸引更加高端、更加有品味的观众群体。

不过,迷你剧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篇幅有限,所以很难像长篇电视剧那样深入探讨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的阿勒泰》《新生》用精湛的演技和紧凑的剧情成功打破了这一局限,让观众在短短几集中就能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和心路历程。

而这两部迷你剧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了迷你剧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时间的利用效率。迷你剧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恰好满足了现代观众的这一需求。它不需要观众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得一次完整的观影体验。

相较于长剧的长篇阔论,迷你剧或许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菜”,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满足,更需要质量上的提升。而迷你剧正是一种高度精品化高质量的影视产品,它能够让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未来,迷你剧能否在激烈的影视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都需要我们去共同关注和期待。但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用心去创作、去欣赏迷你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就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4.电影网1.58198.cn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

这是一个弹窗演示,你可以后台设置关闭或修改内容,关闭后今天不在显示